12123-3
切眼擴幫
工作面
作
業
規
程
編
號
:
編制單位:
隊
長:
編
制:
目錄
1
工程
概
況
1
1.1
概述
1
1.1.1
巷道名稱、位置及相鄰巷道的關系
1
1.1.2
巷道用途
1
1.1.3
工程量及開竣工時間
1
1.2
規程編寫依據
1
1.2.1
國家級依據
1
1.2.
2
公司級文件
2
1.2.
3
中心
級文件
2
1.2.4
礦級文件
2
2
地面相對位置及地質概述
3
2.1
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開采情況
3
2.1.1
地面相對位置
3
2.2
煤層賦存特征及地質構造
3
2.2.1
煤層賦存特征及地質情況
3
2.2.2
瓦斯、煤塵及煤層自燃情況
4
2.2.3
地質構造
4
2.
3
水文地質構造
4
2.
4
存在問題及建議
4
3
巷道布置及支護設計
5
3.1
巷道布置及斷面特征
5
3.1.1
巷道層位、開口位置及方位角
5
3.1.2
掘進巷道斷面特征
5
3.2
礦壓觀測
5
3.
2
.1
錨桿、錨索拉力試驗要求
5
3.3
支護設計
5
3.3.1
支護形式、支護材料、支護參數
5
3.3.2
支護參數校驗
6
3.4
支護工藝
8
3.4.1
支護工藝
8
3.4.
2
支護要求
10
4
.
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
12
4.1
施工方法及施工順序
12
4.1.1
施工方法
12
4.1.
2
施工順序
12
4.2
施工工藝
12
4.2.1
落煤(巖)工序
12
4.2.2
裝煤(矸石)工序及具體要求
13
4.2.3
運煤(矸石)工序及具體要求
13
4.2.4
錨桿支護工序及具體要求
13
4.2.5
浮煤、浮矸清理及具體要求
13
4.2.6
施工放線要求
13
4.2.7
工作面循環進度確定
14
4.3
施工要求
14
4.3.1
巷道掘進要求
14
4.
4
施工設備
14
5
生產系統及安全避險六大系統
15
5.
1
運輸系統
16
5.
1
.1
主運輸系統
16
5.
1
.2
輔助運輸系統
16
5.
1
.3
輔運設備與運輸距離
16
5.
2
通風系統
16
5.
2
.1
通風方式
16
5.2.
2
通風路線
16
5.3
供電系統
16
5.3.1
概述
16
5.3.2
確定工作面變壓器容量、臺數
17
5.3.3
選擇低壓開關、起動器
18
5.3.
4
選擇低壓電纜
18
5.3.
5
短路電流計算
19
5.3.
6
繪制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布置圖
24
5.3.
7
主要參考依據
24
5.4
供、排水
及壓風
系統
24
5.4.1
供、排水系統設置說明
24
5.4.2
供、排水管路安裝規定
24
5.4.
3
檢查與維護
25
5.
4.
4
供、排水系統管理規定
25
5.4.
5
供、排水線路
25
5.4.
6
壓風系統
25
5.
5
綜合防塵系統
25
5.5.
1
濕式
防塵系統
25
5.5.
2
凈化風流系統
26
5.5.
3
巷道沖洗
26
5.5.
4
個人防護
26
5.6
防滅火系統
26
5.6.1
相鄰采區、相鄰煤層、鄰近巷道火區情況:
26
5.6.2
工作面防滅火系統說明(外因火災預防)
26
5.6.3
工作面防滅火系統說明(內因火災預防)
28
5.
7
監測監控系統
28
5.
7
.1
監測系統敘述
28
5.
7
.2
工作面監測系統
28
5.
7
.3
日常使用及維護
28
5.
8
人員位置系統
29
5.
8
.1
人員位置系統管理責任制
29
5.
8
.2 KG
133TC
型礦用人員定位射頻卡使用說明
30
5.
8
.3
注意事項
30
5.
8
.4 KG
133TC
型礦用人員定位射頻卡設置
30
5.
9
緊急避險系統
30
5.
9
.1
緊急避險系統
30
5.
9
.2
井下避災的基本原則
34
5.
9
.3
避災行動準則
34
5.10
壓風自救系統
35
5.10.1
壓風自救供風源
35
5.10.2
壓風自救系統的技術要求及維護標準
35
5.10.3
使用操作
36
5.10.4
壓風自救系統管路的安裝位置
及數量
36
5.1
1
供水施救系統
36
5.1
1
.1
供水施救水系統功能及現狀
36
5.1
1
.2
日常檢查及維護標準
36
5.1
1
.3
供水施救系統要求
37
5.1
1
.4
使用條件、方法及注意事項
37
5.
12
通信聯絡
系統
37
5.
12
.1
通訊聯絡系統
37
5.
12
.2
照明系統
38
6
工作面工程質量及煤質管理
39
6.1
工作面工程質量標準
39
6.1.1
巷道掘進標準
39
6.1.2
巷道支護標準
39
6.2
機電設備、硐室管理標準
40
6.
3
煤質指標與煤質保證措施
41
6.
3
.1
降低煤中水份的具體措施
41
6.
3
.2
降低煤中灰份的具體措施
41
6.
3
.3
防止雜物上系統的具體措施
42
6.
4
工作面動態達標標準
42
6.
4
.1
行車路線標準
42
6.
4
.2
交接班地點管理標準
42
6.
4
.3
巷道成形及文明生產標準
42
6.
4
.4
巷道支護標準
43
6.
4
.5
硐室管理標準
43
6.
4
.6
一通三防管理標準
43
6.
4
.7
避災線路指示標準
44
6.
4
.8
機電設備管理標準
44
6.
4
.9
現場工作面人員標準
44
7
勞動組織及工作面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45
7.1
勞動組織
45
7.1.1
作業人數
45
7.1.
2
作業內容
45
7.
2
作業循環
46
7.
2
.
1
作業形式
46
7.
2
.
2
工序及班次安排
46
7.
2
.
3
勞動定額
46
7.
3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46
8
工作面災害防治
48
8.1
概述
48
8.1.1
井下避災的基本原則
48
8.1.2
避災的行動準則
48
8.1.3
壓縮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49
8.1.4
自救互救技術
50
8.2
災害應
12123-3切眼擴幫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精品)